从国际的角度来看,自使用数据为集约化农业服务至今已有四十多年。20世纪70年代,美国农业部投入大量资金,成立了农业经济研究局,专门负责农业市场数据的收集和供求平衡表的发布。依靠有效的数据作为决策支持,美国农业种植者可以根据市场供求合理安排农产品种植,经销商通过期货套利提前锁定农产品价格,从而使美国农产品能够在全球市场上销售好价格,控制议价能力。
目前,我国农业生产的精细化和集约化程度还不够高,利用现代农业科技引导短板生产能力的问题还比较突出,客观上造成农产品质量不平衡,很难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。国内农户的综合生产成本一直较高,如极端天气、区域病虫害灾害、贸易摩擦等无法控制的因素会导致产品滞销,巨大的经济损失将直接影响生产者的积极性。
为了解决上述问题,农业大数据发挥了突出的作用。依靠大量的农业数据对农产品的产前计划、助产管理和产后销售等环节进行管理,农民可以有效地把握市场供求预期,促进生产,改善产品供应与市场的匹配,降低生产风险,增强议价能力。各级政府可以充分依靠当地的农业资源禀赋,利用大数据优化农业要素布局,为农民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,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和价值质量,更好的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。
5G将为农业大数据的发展带来巨大机遇,特别是传输速度的提高和网络覆盖范围的扩大,将大大改善农业数据的采集和传输,提高数据采集和传输的速度和效率,降低数据传输成本。基础数据的全面改进将推动农业物联网在农业领域得到更多的应用,产生更多新的商业模式,给农业发展带来颠覆性的变化。
在5G时代,农业物联网将更加普及,各种物联网传感器将以较低的价格应用到田间,通过建设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农场,高效的数据传输系统及时反馈作物生长数据,实现作物质量和产量的同步提高。
各种渠道的农业数据分散、杂乱,在不同的孤岛上难以相互连接,导致数据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,迫切需要建设一个高质量的大数据基础设施平台。如果按照市场化的思路,以较低的价格建立具有大数据需求的县级政府标准化的大数据平台,通过平台之间的互联,可以打破数据之间的物理隔断,实现不同地区之间的农业数据互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