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统计,2018年,黑龙江省18个边境县(市、区)水产养殖面积达到104.8万亩,占全省养殖面积的17.5%;水产品产量7.86万吨,占全省水产品产量的12.8%;名特水产品养殖产量1.91万吨,其中,鲟鳇鱼322吨,河蟹400吨。渔业经济产值达到20.57亿元,占全省渔业经济总产值的21%。渔业带动劳动力就业达2.58万人。
近两年,黑龙江省以规模化、集约化和渔业健康养殖为重点,通过大力发展特色水产品养殖和建设鱼类种质资源保护区项目等,打造了特色鲜明、品质优良的边境渔业。在边境地区渔政基础设施建设、渔业资源养护、渔政执法经费等方面共计投入1亿多元,有力地促进了边境地区渔业的健康发展。
一二三产融合发展,边境渔业资源优势正在凸显。边境地区渔业捕捞生产历史悠久,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水产品加工工艺代代相传,各地将水产品传统加工方法和现代加工工艺相结合,创建了“黑瞎子岛”牌、“东龙鲟”牌等*水产品品牌。赫哲族利用鱼皮制作的鱼皮画和服饰等手工艺品更是享誉全国。同时,各地充分挖掘渔猎文化资源,通过举办开湖节、冬捕节、垂钓大赛等系列活动,讲述边境民族地区渔猎文化,使休闲渔业得到长足发展,转变了渔民传统“猫冬”观念,全省冰雪渔业经济逐渐掀起热潮。